
此次安宝特案例客户是世界500强电子通讯巨头,全球五大笔记本电脑生产企业之一,作为苹果、华硕等国际品牌的核心代工厂商,专注于智能手机、笔记本电脑、卫星通信设备等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发与制造。其全球化生产布局中,东南亚某地工厂的智能升级需求凸显了跨国协作的效率瓶颈,成为推动AR技术应用的关键场景。
这一决策背后折射出跨国运营的现实挑战:当研发中心、生产基地与供应链分布在不同时区,传统的邮件沟通、远程桌面协助已难以满足精密制造场景下的实时协作需求。

核心痛点:跨国工厂远程协作的效率瓶颈
01 邮件沟通模式的低效困境
任务场景:某东南亚国家的电子元件生产车间里,一台高速贴片机的送料机构卡壳停机。操作工小安需要拍摄故障问题、发送邮件给专家寻求解决办法。
我们一起来看看整个过程中他会遇到哪些难题?

第一步:记录故障问题
小安额头冒汗地蹲下身,手机闪光灯在机器内部零件上晃出刺眼的光斑,他正试图拍下故障部位的清晰照片。这已经是他换的第五个角度,前四张要么聚焦模糊,要么没能拍到专家可能需要看的齿轮啮合处。
信息失真:手机拍照角度偏差、光线问题导致关键细节丢失,极易引发专家误判

第二步:发送故障问题
当终于选好角度按下快门时,真正的麻烦才刚开始。操作工打开邮件客户端,对着屏幕逐字输入:“贴片机型号SM482,送料器编号3号,出现卡料,详见附件照片…” 这段简单的描述让他不得不切换三次翻译软件,因为总部专家只懂英文。
流程断裂:需经历拍照-翻译-发送-等待-反馈-再确认的冗长链条,平均停机时长增加3倍

第三步:接收专家回复
邮件发出时,本地时间早上七点,而德国专家刚结束前一天的工作,正准备休息——8小时的时差意味着至少要等到第二天才能收到回复。
更糟的是,当专家在24小时后终于打开邮件时,那些在手机屏幕上看似清晰的照片,在电脑上放大后却暴露出致命缺陷:关键的弹簧部件被阴影遮挡,导致专家误判为传感器故障。
时间黑洞:8小时时差+邮件延迟,单次沟通周期长达24小时
新一轮的邮件往返就此开始,而这条价值百万美元的生产线,已经在等待中停滞了整整两天。
在这种依赖邮件传递图片和文字的沟通模式下,每一次中转都伴随着信息的损耗,每一次等待都在吞噬生产效率。
02 跨国场景与保密性的双重挑战
在电子制造行业的全球化布局中,工厂保密性与跨国协作的双重压力正成为制约效率的关键瓶颈。对于世界500强电子通讯巨头而言,这一矛盾在东南亚工厂与总部的日常沟通中体现得尤为突出。
- 保密性壁垒:工厂区域禁止私用手机,导致设备异常时拍照反馈需通过专用设备层层审批,流程繁琐且延误问题解决时效。
- 跨国协作鸿沟:东南亚工厂与总部存在时差差异(通常相差5-7小时),叠加语言沟通障碍,传统邮件往来往往需要等待次日回复,紧急问题无法及时响应。

安宝特M400AR智能穿戴解决方案
1 核心功能:AR远程指导的实时可视化协作
通过AR眼镜替代传统邮件,专家可实时看到现场工人的第一视角画面,实现“同步视频+动态标注”的可视化协作。
实时可视化协作:专家通过AR眼镜直接看到现场画面,叠加动态标注实现“所见即所得”,消除文字描述的模糊地带。
沟通周期压缩:传统邮件沟通可能需要数天,而AR远程协助只需要几小时,尤其解决跨国团队时差、语言导致的信息传递滞后问题。
当海外工厂的技术员遇到设备故障时,总部专家无需跨洋飞行,只需接通AR设备即可“亲临现场”,直接在实时画面上叠加箭头、文字等标注(如“此处电容需更换”),让指导指令精准触达。

2 技术保障:网络安全与设备联动的行业级方案
对于电子制造企业而言,网络安全如同工厂的“数字防火墙”,任何外来软件的接入都可能引发“内网入侵”的警惕。
尤其是在跨国智能工厂转型中,AR远程协助系统作为连接全球专家与本地产线的关键工具,其安全性与设备联动能力成为企业决策的核心考量。
参考施耐德等行业巨头的实践经验,该方案创新性地采用独立服务器IP部署策略,通过专属服务器地址解决传统端口开放带来的网络安全隐患,只传递必要信息而不留下任何安全漏洞。
- 数据隔离:独立服务器 IP 构建专属传输通道,生产数据全程闭环流转
- 合规认证:对标施耐德级安全标准,满足电子制造业严苛的保密协议要求
- 稳定运行:在客户防火墙规则下仍保持 99.9% 系统可用性,避免因网络限制中断生产协作

3 场景适配:嘈杂工厂也能精准应对
在东南亚电子工厂的生产车间,机器运转的轰鸣声此起彼伏——这种日均90分贝以上的嘈杂环境,曾让跨国技术团队的语音协作频频中断。
针对这一痛点,安宝特AR远程协助方案给出了接地气的解决思路:通过外接专业降噪蓝牙耳机,将环境噪音对语音交互的干扰降至最低。
这种对工业场景细节的深度挖掘,让AR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了真实产线——解决了听不清的一线痛点。

安宝特AR远程协助方案实施效果
通过AR眼镜的实时画面传输,德国专家可以直接“看到”东南亚工厂的故障现场,即时标注问题点并指导操作,将原本24小时的沟通周期压缩至4小时内,实现零停机维修。
传统模式:邮件沟通 → 24 小时响应 → 生产线停机损失
AR模式:实时画面指导 → 4 小时解决 → 零停机

立即开启您的智能工厂升级之旅

电子制造行业专属解决方案
在全球化布局的电子制造企业中,三大核心痛点始终制约着智能工厂的转型进程:跨国团队协作时的信息滞后、设备密集场景下的维修响应缓慢、以及核心技术交底时的保密合规难题。
安宝特AR远程协助方案正是针对这些行业特性,打造的专属数字化工具。

.jpg)